-
2025-03-21 by admin/15
在“双碳”目标与航天强国战略的双重驱动下,中茂绿能科技(西安)有限公司与中国航天科技某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薄膜光伏技术在航天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展开深度攻关。此次合作瞄准卫星能源系统的三大核心需求——高效率、轻量化、长寿命,通过技术协同创新,推动薄膜光伏从地面建筑向太空场景跨越,为我国航天器能源技术注入新动能。
了解更多>
-
2025-03-17 by admin/20
本文合成了酸性镁掺杂的氧化锡量子点,用于调节宽带隙溴碘化铯铅(CsPbI2Br)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底部界面接触。实现了宽带隙CsPbI2Br太阳能电池19.2%的功率转换效率,开路电压达到1.44 V。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展现出25.9%的效率(经认证为25.1%)。
了解更多>
-
2025-03-17 by admin/22
2025年3月13日上午9点30分,一场备受瞩目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二楼西会议室隆重举行。此次签约标志着中茂绿能科技(西安)有限公司与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携手,开启绿色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新篇章。
了解更多>
-
2025-03-10 by admin/39
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日里,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您宣布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喜讯—中茂光伏科技投资建设的洛阳中建材新能源28.98MW项目,总投资1亿元,已于2025年3月6日正式吹响了开工的号角!这标志着我国薄膜光伏电池在BIPV光伏领域的重大突破,也预示着中茂光伏科技在绿色能源革命中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了解更多>
-
2025-03-10 by admin/37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等电子调控抑制含Te量子点组分不均匀的策略,引入具有适当反应活性的亚磷酸三苯酯(TPP-S),成功制备出均质化的四元合金蓝光ZnSeTeS量子点。基于该四元量子点构建的蓝光QLED器件显示出24.7%的外量子效率,17 nm的发光半峰宽以及接近3万小时的T50寿命。
了解更多>
-
2025-03-10 by admin/34
本文通过整合一种聚合物耦合的单层石墨烯界面,增强了钙钛矿薄膜的机械性能,使其模量和硬度提高了两倍。石墨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协同效应限制了光诱导的晶格膨胀,将晶格变形率从0.31降低到0.08%。在90℃下,经全光谱空气质量1.5(AM 1.5 G)阳光照射,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超过3670小时后,太阳能电池器件仍保持了其初始光电转换效率的97%以上。
了解更多>
-
2025-03-10 by admin/40
在全球“双碳”战略疾步推进、绿色能源转型浪潮翻涌的当下,光伏产业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阶段。为确立清晰航向、汇聚磅礴力量,全力冲刺2025年宏伟战略目标,中茂绿能科技于2025年3月3日召开“集团2025年半年度工作计划与目标责任书签署会议”。公司高层领导与核心团队成员群英荟萃,以“目标”为璀璨灯塔,以“责任”为飘扬旗帜,共同擂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激昂战鼓!
了解更多>
-
2025-03-03 by admin/38
本文通过研究混合卤化物钙钛矿薄膜的形成动力学及其对局部成分和光电子性质的影响,揭示了表面皱纹的形成机制。使用原位X射线散射、纳米X射线荧光和超光谱光致发光成像等技术,研究了不同成分的钙钛矿薄膜的结晶过程和成分分布,发现局部卤化物的不均匀分布导致了表面皱纹的形成,并影响了薄膜的带隙和光致发光特性。
了解更多>
-
2025-03-03 by admin/39
本文提出了一种协同方法,利用离子液体改善SAM的均匀性及其与底部界面钙钛矿的相互作用,同时调节钙钛矿结晶。采用多功能离子液体四氟硼酸四甲基胍(TMGBF4)作为添加剂来调节钙钛矿结晶过程,降低陷阱缺陷密度,增强钙钛矿薄膜的长期稳定性。实现了26.18%的最佳功率转换效率(认证为25.74%),并在65°C的连续光应力下实现了 1100小时的出色长期运行稳定性。
了解更多>
-
2025-02-13 by admin/5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绿色溶剂的低成本整体回收策略,可从废弃钙钛矿光伏组件中,回收所有有价值的成分。该策略引入三种低成本添加剂(醋酸钠、碘化钠和亚磷酸),开发了一种水基钙钛矿回收方法,实现了99.0%±0.4%的钙钛矿回收效率。回收的钙钛矿材料纯度达到99.999312%。
了解更多>
-
2025-02-12 by admin/47
在竞争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浪潮中,集团公司不断为员工搭建成长与发展的平台。2025年1月19日下午16:00举行年度集团公司内部竞聘会议。
了解更多>
-
2025-02-12 by admin/56
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集团携手走过了又一个充满创新与突破的年份。在这个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期待,共同回顾了过去一年的风雨兼程,也在欢声笑语中展望了未来的无限可能。现在,我们诚挚邀您共同见证光伏行业的璀璨光芒与我们的不凡足迹。
了解更多>
-
2025-01-18 by admin/77
本文通过在空穴传输层(HTL)/钙钛矿和钙钛矿/电子传输层(ETL)界面处集成了晶圆级单层MoS2中间层。采用 MoS2/钙钛矿/MoS2 配置的平面 p-i-n PSC(0.074 平方厘米)和模块(9.6 平方厘米)的 PCE 分别高达 26.2%(经认证的稳态 PCE 为 25.9%)和 22.8%。
了解更多>
-
2025-01-17 by admin/77
本文开发了一种动力学调节策略来制造高质量、稳定的非合金α-FAPbI3薄膜,并辅以共生挥发性碘嵌入和脱嵌。基于这种非合金化α-FAPbI3(不含其他外在组成离子)的太阳能电池实现了>24%的功率转换效率。并表现出优异的耐用性,在85±5°C的照明条件下运行超过1100小时后,仍能保持其原始功率转换效率的99%。
了解更多>
-
2025-01-16 by admin/73
本文开发了基于二茂铁(Fc)的多功能夹层,表现出可调节的钝化和电化学特性。揭示了Fc化合物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EHOMO)与钙钛矿价带最大值(EVBM)之间的关键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构象灵活且更容易氧化的二茂铁基-双呋喃-2-羧酸酯(2)被发现能更有效地与配位不足的Pb2+表面位点结合并调节界面能量,从而使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现25.16%的冠军效率。
了解更多>
-
2025-01-16 by admin/73
本文通过维度工程促进1D和2D结构在3D钙钛矿上的可控生长。使用2,2′,7,7′-四[ N,N-二(4-甲氧基苯基)氨基]-9,9′-联二苯并呋喃的钙钛矿太阳能模块(PSMs)在10×10 cm²和6×6 cm²的面积上分别实现了20.20%和22.05%的效率。在对PSM进行的严格的ISOS-L-3加速老化测试中,n-i-p型PSC实现了创纪录的高操作稳定性。
了解更多>
-
2025-01-14 by admin/79
太阳是我们所知生命的初始能量来源,也是最大、最直接的能量来源。据测算,太阳1小时内照射到地球的阳光能量4.3×1020J 比地球上一年消耗的所有能量 4.1×1020J还要多。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方式,正逐步成为能源结构转型的核心力量。
了解更多>